即便是懂教育的父母,也是尽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而不是一直“控制”着ta的学习
(相关资料图)
哈哈哈哈,问题找到了啊,其实你儿子就是被你带坑里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对不起,看了你的简单描述,我觉得你带着儿子踩中了好多坑。
我的观念如下哈:
1、父母(指带孩子的长辈)的思维、行事方式方法,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思维、形式方式方法。所以第一步一定要对父母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优点自然影响传承,缺点针对性的给孩子做练习以避开。比如,你的长处是锲而不舍,但灵活性不够,那么可以让孩子找一个聪明点子多的老师学下棋、打球什么的,而自己陪孩子做长久坚持的事情。优缺点的“学习和掌握”是通过和有这样的长项的老师一起学习生活,慢慢潜移默化达成的。
2、亲子绘本这种事情,其实真的一言难尽。不是不好,是操作不好反而影响了孩子,当然,大人是爽到了的,至少“感受到了亲子时光”,等孩子大了逆反顶嘴了,还可以拿来回忆一下~~~哈哈哈哈哈哈。亲子阅读或同读,其实是孩子不识字的时期,给孩子提前积累点“听力素材”,(我觉得)目的是尽快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有能力(识字)阅读,以及多让孩子复述、改述让他在口语上掌握“写故事”的能力。市面上的亲子阅读,多半都是为了让家长多买书而已。亲子阅读不好的后果可能是:孩子不会自己读,要家长读;孩子爱读但是读得不得要领抓不住重点;读了之后无法复述;读了不会不能改述变成“新的自己的故事”。避开这些问题,其实就好很多;亲子阅读周期越短越好,早点让孩子自己读,等孩子阅读量积累上来了,家长带着提高阅读能力,引导成体系的读书就可以了。
3、学习习惯和技能都是提前准备的,不是上了学要用了才开始。小孩上一年级了,家长肯定要带着孩子学一下写字,但是你得看孩子的手指力量和灵活性跟不跟上,跟得上就写一写,跟不上就带着书空。书空是学了书写,但是避开了写得不好的问题,这是具体问题里的灵活处理。
4、至于听写,错了继续错10几遍的事,其实本质上就是您盯的不好。一个错别字,一次写2遍,连续写几天,比一次抄10遍好多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自信,那就提前学习一部分,让他成绩短时间好起来,把自信找回来呀。小学阶段,情绪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啊。
不是批评你哈,就事论事,我觉得你自己小时候学习不多行,也基本不会教育孩子。再好的天才给你带大,一样和你儿子现在情况相同的。反过来说,你儿子1岁开始交给另一个人带,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一个中国孩子被美国家庭收养了,讲了地道英语,难道是孩子的基因问题吗?如果这样认知,那...哎,反正自洽就挺好的。
我觉得一个不太懂教育的父母,最好的养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到合适学习的环境里,让他自由地来,过多地干预,只能把孩子带坑里。即便是懂教育的父母,也是尽量培养孩子自主自由的学习,而不是一直“控制”着ta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