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消息!80后将面对怎样的养老危机?
这一篇讲讲我们面临的老年未来。
【资料图】
01
关于人口变化的两个趋势
A. 预期寿命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
来源:联合国《2022世界人口展望》
2021年,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较全球平均水平落后7年。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与最低的国家之间差距达33.4年。到2050年,预计全球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2年,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与最低的国家间的差距预计为31.8年。
但得益于营养状况改善、医疗技术提高和老年疾病问题的突破,无论生活在哪里,预期寿命均有所提升。
B.生育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负相关
来源:联合国《2022世界人口展望》
2021年,全球人口平均生育率为2.3,即每名女性在一生中平均生育2.3个孩子。而1950年全球平均生育率为5。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平均生育率将进一步下降至2.1。
来源:联合国《2022世界人口展望》
生育率的下降跟产业升级、城市化、受教育时间拉长、生育观念改变、生育成本增加等都有关系。
2021年,全世界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在中亚和南亚(28%)、东亚和东南亚(18%)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29%)地区。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以每名女性生育4.6名孩子的生育率领跑全球。大洋洲(不含澳大利亚新西兰)、北非和西亚以及中亚和南亚生育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其他地方,总生育率已降至每名女性生育2个孩子以下。
02
中国迎来深度老龄化及养老变革
A.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少子化严峻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寿命延长体现了社会进步,见证了中国经济和健康卫生的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少子化进一步加剧。2022年中国综合生育率不到1.1,仅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出生人口快速下滑。
B. 两者共同导致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标准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2021年中国老龄化达14.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年升至14.9%。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退出劳动力市场。
预计在2031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老年人将接近3.8亿,占比接近30%。
C.老年抚养比上升,养儿防老的时代结束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人口列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人口都属于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
从人口学上来说,如果总抚养比低于50%,就称为处于“人口红利”时期。如果总抚养比高于50%,就称为“人口红利”结束。按照中预测,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2034年结束。
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按照中预测,2050年老年抚养比上升到53.2%,2100年老年抚养比上升到101.6%。
也就是说2050年不到2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1个老人,到2100年接近1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1个老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会成为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
03
长寿时代养老是巨大的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
A. 85后一代有不小的概率进入百岁人生
《百岁人生》这本书里提到,人的预期寿命以每10年增长2-3岁的速度在稳定增长。根据预测,85后这一代人出生的人大概率能活到95岁以上,我们的孩子寿命能超过100岁。
预期寿命的计算逻辑
当前社会预期寿命为78岁,未来10年每年预期寿命增长3岁。假设某人现在年龄是A岁,那这个人未来的预期寿命:
E=78+(78-A)/10*3+(78-A)/10*3/10*3**
如果A=8,未来预期寿命E≈105
如果A=35,未来预期寿命E≈95
如果A=40,未来预期寿命E≈93
**:简单测算只做二阶,仅考虑从当前到78岁、以及78岁到那时预期寿命年龄,这两个时间段内预期寿命的增加B. 预期寿命延长,重新审视人生阶段
预期寿命的延长不仅仅只是数字变大而已,长寿的人经历的变化将比过去的人多得多,它意味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婚姻、教育都会发生很多变化。
来源:TOP论坛
对于正处于职业生涯中的人,退休后的生活长达25~40年,几乎与职业生涯等长,这个阶段的人生出现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来源:《百岁人生》
对于还处于教育期甚至更年幼的孩子,由于寿命变长、医学昌明、时代和观念的变化等,人生会由传统的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演变成教育-探索-上班-进修-上班-自由体验-创业-...-退休等多阶段,这将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教育方面我们会做升学规划,工作的时候我们有职业生涯的规划,面对延长了的寿命,我们也需要提前做规划。
做好养老方式的规划、以及做好职业向退休生活的过渡,对于人生有莫大的意义。
C. 高品质有尊严养老要各方面做好准备
来源:TOP论坛
生命情感归属
为维持健康活力做必要的努力
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进行投入
在老朋友、老同事之外,拥抱新圈子
价值创造
保持学习能力/更新思维方式、提高认知和技能,应对外界变化
积极探索和适应新的身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创造人生新阶段
财务生命周期转换
从主动收入到被动收入
从职务消费到个人消费
支出可能超过职业生涯的消费水平
从创富守富到传富
来源:TOP论坛
什么时候退出劳动力市场是由钱来决定的。有一个听起来不太好的消息是:当寿命延长时,大多数人除了延长工作年限之外别无选择,我们大约需要工作到80多岁。因为如果工作年限没有延长,就没有积累足够的储蓄来支付相当于工作生涯一般长的退休生活。
04
年金是养老财务规划的最好方式
A. 社会养老负担、社保支出持续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发现: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一路下滑,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在2035年前后累计结余耗尽。
当然我们不用担心养老金的发放问题。一方面国家社会保险法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助。而财政支出和债务同样在增长,所以另一方面养老金制度的变革措施,无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也都在酝酿和推出中。
B. 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人人必备品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模式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体系。
相较于其他主要国家,我国的养老三支柱:
资产总量少,占GDP的比重也很低
三支柱占比不均衡,第一支柱偏高,第二三支柱亟待发展
C. 养老年金能从制度上抵御长寿财务风险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幸福,高品质、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其中,金钱不是唯一重要的,但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而职业生涯越成功的人,越需要一份高额的养老年金保险,来捍卫养老阶段的尊严。
养老年金保险能很好地规避人性的弱点:
捍卫尊严,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不用多说了,谁都不喜欢手心向上受制于人、或者是想要合理消费但是囊中羞涩的滋味,金钱在很大程度上能给人独立自主的底气。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全职妈妈这个群体特别需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养老年金的原因。
安全确定,法律保护刚性兑付
终身年金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险公司同意以生存为条件按照约定的金额定期向另一方进行支付的合同。什么时候领取、领取多少金额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合同里,由法律保证刚性兑付。
锁定足额的、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来看这个案例,老太太将拆迁所得的3套房产全部给了孙女,约定孙女先把其中一套给老人居住,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然而孙女拿了房子以后,却对奶奶不闻不问,连老人生病期间的医药费也不出。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有钱”≠“有现金流”,对退休后的生活来说,一份稳定的收入尤为重要。
年金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因寿命过长、耗尽财富而无法养老。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年金领取人不必为寿命过长、没有生活来源而操心。能真正实现养老规划所涉及的养老方式,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幸福人生。
用较少投入获得较多投入同样的效果
这里举个例子:以35岁自己的养老金看,假设按目前的缴纳基数和账户余额,55岁退休每个月领4k+。如果每个月要领到1.2w,年缺口按10w算。预期寿命保守点85岁,退休生涯长达30年。小钱锁定现金流
最极端的情况:就靠消耗积累的财富来养老,每年10w,那么在55岁的时候大概需要准备300w。
如果光靠利息不啃本金,按照理财年利率2%算(高了),在55岁需要准备500w。若利率降到1%,则需要1000w!
假设实际寿命超过了85岁,极端情况下就完全不够用了,光吃利息的情况要看到时候的利率水平的下降速度。
所以为了退休要准备多少钱,既取决于实际的寿命,也取决于利率水平,头疼
但如果选择养老年金呢?
产品1:从35岁开始,用自己名义存,存15年每年存8.2w一共123w,自己55岁开始领每年10w,活多久领多久,保底至少领20年200w
产品2:从35岁开始,用自己名义存,存20年每年存10w一共200w,自己55岁开始领每年10w,活多久领多久,如果100岁离世还可以给后代留下200w+
以某款主流养老金产品为例,从40岁开始投入,投10年每年20w,从60岁开始每年领取19.7w,保证能领取20年,活多久领多久。80/90/100周岁还有祝寿金。用10个20w,换取至少20个19.7w的终身永续现金流。
D. 养老年金如何规划
需要多少养老金
需要多少养老金,取决于对于养老生活的规划,以终为始,未来需要多少收入可以满足养老生活的花销。倒过来推算需要买多少养老年金。
什么时间点规划
在现金流最充裕、最得意的时候进行规划,未雨绸缪。再感叹一句:做保险规划真的是逆人性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居安思危、目光长远、对风险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投资和理财能力有自知之明。
讲到这里正好提一句,目前市场的趋势是降低寿险的预定利率,年金类保险也收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个预定利率即将变化的窗口期,是锁定收益率、购买此类资产的绝佳时期,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让百岁人生成为礼物和祝福,而不是咒诅。
*特别感谢郑荣禄博士课程、徐国忠老师课程对本文的启发和贡献。
结尾还是那句老话,保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借助保险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才是目的。有需要可以找我聊聊。
想要找到最匹配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来访请备注“咨询”。
★
招
募
令
★
如果您认可保险经纪人的价值,认可明亚的企业文化,认可我的专业负责,欢迎加入我们明亚非凡高端团队!
时间:全职副业均可,无须坐班线上打卡
地点:全国各城市皆可
要求:认可保险、爱钻研、强自驱力、长期主义
入职明亚的第一步就是选对引荐人/团队!如果您有志加入保险销售行业,欢迎找我这个过来人聊聊~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来访请备注“招募”。
- end -
一手育儿 一手理财
既是在某思设计过产品推崇科学养育的妈妈 又是北大港大经济金融双硕明亚保险经纪人